13318818734
時間已經跨入了7月份,廢鐵回收市場也迎來了行業旺季,但是與之相對的,卻是各地的廢品站頻頻因為無照經營、環境污染、消防安全等問題遭到相關部門的關停處理,為啥這個擁有龐大市場的行業,總是被潑冷水,難道真的是廢鐵回收行業沒有發展前途嘛?其實,真正的問題可能還是出現在行業內部。傳統廢鐵回收需要變革,互聯網企業的加入,為它探索了一個良性發展的趨勢。
廢鐵回收行業,伴隨著人們對于資源節約利用的需求而產生,總背負著臟、亂、差的行業標簽,雖然從業者之中有許多通過自身的努力,收獲了財富,取得成功,但是談及這份工作的時候,總是顯得不體面。在別人眼里,廢鐵回收人士是把不要的垃圾收回來,在自己的國家處理再生產,污染了土地、空氣、水,危害了人民的健康,卻只為了謀取利益。可是廢鐵回收人士也是再生資源獲取的最底層,每天與廢品打交道,過著不那么體面的生活,其實目標是將回收的效率提高,達到資源的再利用,只為創建綠色家園。傳統的回收企業主要是一些小作坊、小企業,這些小作坊在進行再生資源回收時常常存在產業集中程度低,導致組織化結構混亂和流程不規范、回收源頭無法追溯,由此造成監管難、回收利用效率低下,對環境可能造成二次污染的問題,這也就造成了我們開頭提到的雖然回收有大市場,但是站點卻接連遭關停的矛盾。
在傳統的廢鐵回收模式下,供求雙方存在著信息不對稱的現象,造成回收率、利用率低下等問題,難以達到資源配置的最優化。再加上我們長期形成的“大鍋飯”式的垃圾處理方式,導致整個行業發展受到制約。通過“互聯網+回收”,可以打破信息封閉的壁壘,用戶和回收企業能夠通過程序平臺為紐帶形成聯系,有效提升回收的效率。同時,在傳統廢鐵回收下,零星的市場建設規范化程度仍與國家政策要求存在差距,受制于前期的成本,很難有企業愿意投入資金、人力、技術去對相關環節做規范,作為回收企業來說,難以延伸產業鏈,行業“低小散”格局難以改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