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3318818734
廢品回收新聞報道:2022年6月22日,市人大城建環保委副主任委員魏蕊帶隊,率各區城建環保委主任、代表分別進入弄堂、醫院、菜場、高校等地,暗訪廣州生活垃圾分類的角角落落。大德里恒安坊是一成片老式石庫門建筑,不算寬敞的弄堂口擺放著四分類垃圾廂房,附近一名穿著志愿者馬甲的老年志愿者正在巡視。暗訪小組嘗試推開箱門,發現已經上鎖,“我們上午的分類時間是7:00-8:30,現在已經過了時間,箱門都會鎖起來,晚上7-9點還會開放”志愿者解釋。
廢品回收小編表示,不管是租戶還是原住民,整個弄堂的居民對于垃圾分類都很支持:“現在大家都已經養成習慣了,我一般都只用在旁邊看看,很偶爾才需要上前幫助他們分揀垃圾!彪S后,他將一行人帶往隔壁街道,這里用鐵皮包裹著一個巨大的“大件垃圾堆放處”,他解釋稱,附近幾條弄堂居民的大件垃圾都會丟在里面,為了整潔美觀,大門是鎖住的,需要投放大件垃圾時可以打居委電話來開門。
走進市第一人民醫院,暗訪小組看到醫院垃圾桶擺放十分標準,四處都是干濕垃圾投放點位,部分點位旁還配置了“醫療廢物”垃圾桶。暗訪小組查看了好幾處垃圾桶,發現里面的垃圾都不多:“上午人流密集,垃圾桶還這么干凈,說明醫院在及時清運方面做得很好”,但同時,也有代表發現有人將醫廢垃圾棉球誤當作干垃圾投入了干垃圾桶,醫廢垃圾桶內也有一些紙巾等干垃圾,“干垃圾和醫廢垃圾其實挺容易混淆,醫療廢棄物的桶可以好好設計,把垃圾桶的開口開小,只能投入小棉球,讓生活垃圾進不去!蔽喝镏赋。
暗訪小組接著來到了醫院的垃圾分揀區,一名戴著口罩手套的分揀員正在分揀垃圾!搬t院的垃圾先由樓上的保潔阿姨簡單的分揀一次,運到我這里后會進行二次分揀”分揀員介紹,“醫院的濕垃圾不多,我主要將可回收物和醫療廢棄物分揀出來,剩下的就都歸為干垃圾!狈謷䥺T動作很快,口中解釋著,手里動作絲毫未停,她嫻熟地將棉球、紗布等垃圾挑了出來,扔進了身旁的醫廢垃圾桶。
上午的菜場熙熙攘攘,買賣聲不絕于耳,但在看似鬧哄哄的菜場,暗訪小組發現比想象中整潔很多:“地面挺干凈,基本沒有菜葉等垃圾”菜葉都去哪兒了呢?代表們來到其中一個攤位,詢問垃圾分類情況,攤主立刻俯下身將濕垃圾桶端起來展示給代表們,里面滿是菜葉等濕垃圾,代表們接連查看了幾個攤位,攤主都拿出了干、濕垃圾桶,桶內分類也十分標準,其中一位攤主告訴代表:“菜場早就開始做垃圾分類,給我們每個攤位都發了干垃圾桶和濕垃圾桶,要求我們做到垃圾不落地。”
“垃圾滿了你們怎么處理呢,有地方扔嗎?”一位代表詢問攤主,攤主擺擺手表示不需要處理:“每天菜場的清潔人員會上攤位回收兩趟垃圾,完全能滿足一天的垃圾量!睌傊鬟告訴代表們,起初菜場時時會有檢查垃圾分類的工作人員,現在隨著大家習慣的養成,工作人員漸漸來的少了。
發現問題的同時,代表們也注意到一些進步,大學宿舍樓前的每個濕垃圾桶上都貼心地掛著手寫提示牌,提醒學生“請不要把塑料碗和塑料袋放進濕垃圾箱里面”,濕垃圾桶內也能看到,已經有不少學生將剩飯與打包盒進行分類投放。廢品回收物分類是學生們做的最好的一部分,四分類垃圾桶內,礦泉水瓶、快遞紙板等可回收垃圾都被正確地投放在可回收垃圾桶,其他三類垃圾桶內幾乎沒有這類垃圾:“這說明學生的環保意識還是很強,只要學校做好監督帶領的工作,學生的分類水平一定會大幅提升。